首页
搜索 搜索
信息

全球头条:拼多多的三农新实验:向下扎根,向上入云

2023-03-30 16:52:57 懂懂笔记

撰文 | 懂懂


(相关资料图)

编辑 | 秦言

出品 | 懂懂笔记

技术能带来红利,也能扩大鸿沟。当 ChatGPT 引发人们对生产力大解放憧憬的同时,也带给人们担忧:哪些职业将受到冲击?是否会有更多人失业?

事实上,每一轮重大技术革新中,都有行业、企业,甚至个体,因应用技术的时间先后、程度深浅不一,而拉开差距。幸运的是,总有一些人在努力磨平这种技术鸿沟。

在大数据、人工智能这一轮新技术革命中,农业再次不可避免地落后于工商业、服务业、金融行业。同样,也有一些人在努力缩小这种差距,力争将农业跟工商业、服务业拉回到同一起跑线,第一时间享受科技红利。

「01」

" 土味 " 科技一点都不土

漫长的人类历史长河中,农业大多以 " 面朝黄土背朝天 "、" 靠天吃饭 " 的面貌示人。直到近现代,现代化的育种、播种、收割技术开始大规模应用,农业科技开始出现。时至今日,提到农业科技,大多数人会想到农业机械或者转基因生物技术,虽然有点科技含量提升了,但还没有到令人眼前一亮的 " 性感 " 程度。

这种情况正在发生变化。听过创业大赛、黑客大赛、人工智能大赛,但听过农创客大赛吗?农创客,顾名思义就是农业领域的创新创业者,它是由拼多多联合浙江大学、联合国粮农组织等多家单位发起的农业领域创客大赛。透过这个大赛,我们可以看到,大数据、人工智能等新一代技术在农业领域的应用也可以很广泛、很性感。

今年 1 月刚刚结束的 " 第三届全球农创客大赛 " 吸引了来自中国、美国、德国、尼日利亚、肯尼亚等世界各地的选手报名参赛。来自浙江大学科研团队研发的智能农业机器人(Hi, Mr.N)获得冠军。

这是一款可自动调节高度、宽度的精准施肥机器人,通过光谱技术手段,可以准确快速获取作物不同生育期的生长状态,根据作物实际氮需求形成处方图,实现肥料精准化管理。用这种方式施肥,可节省 20%~30% 的肥料使用,目前这款研究成果已应用于茶叶、草莓、棉花等多种作物上。

除了智能机器人,拼多多还支持农业科技完成 " 不可能挑战 "。没有土壤和阳光,还能种出生菜吗?这是第三届 " 多多农研科技大赛 " 的命题作文,参赛队伍要在没有阳光和土壤的情况下,利用大数据和人工智能,精准调控温、光、水、肥、气,并设计、优化智能算法,以更低能耗、更短时间,种出更高产量、更好品质的生菜。完全颠覆了种菜这项工作。

这些科技成果都来自于拼多多发起的农创客大赛、农研大赛。有人可能会问,种颗生菜、草莓、番茄,至于这么大动干戈吗?答案显然是肯定的,在农业领域,大数据、AI 的应用要扎根到土壤里,从一花一草做起。

作为发起方和组织者,拼多多组织发起农业领域科技大赛,也填补了这一领域的空白。参赛队伍中,有农业博士,有算法工程师,有机械工程师,各领域顶尖人才参与农业、改变农业,才能让农业真正享受到新一轮技术红利。

「02」

拼多多的 " 全包 " 式助农

近年来,各大电商平台、互联网公司、企事业单位开启了一场助农接力赛,从定向扶贫到助农直播,从农货节到新农人培训。纵观下来,像拼多多这样扎根如此之深的不多。拼多多的助农可以简单概括为贯穿农产品全链路的全包模式:既管生产,管销售,还管供应链;既改善供给侧,也优化需求侧。

所谓供给侧,就是要做好农产品的生产、供给。传统模式下,农产品生产分散、工业化程度低,由此造成的后果是农产品生产效率低,产品品质差,通俗一点说,就是花了不少钱种地,但产品品质不好,卖不上价。

拼多多一方面从技术入手,改善生产环节的损耗。首届 " 多多农研科技大赛 " 的获奖团队中,有一项成果是 AI 草莓种植系统,赛事结束后,这套系统向云南昆明滇池西岸的 100 余户草莓种植户提供服务。有农户将自家的两亩草莓接入该系统后,不仅实现了单产季增收三四万元,还节省了近 4000 元的肥料成本。

另一方面,拼多多从人的环节入手,培育一批懂电商、懂品牌、懂运营的新农人。这些新农人成为农产品供给侧的主力军,他们懂得运营新科技成果,也愿意在农业生产过程中,按照一定品牌规范,把控产品品质。截至 2021 年 10 月,拼多多上的 " 新新农人 "(95 后年轻人)数量已超过 12.6 万人,在涉农商家中的占比超过 13%。

消费侧的重点是农产品的大规模高效交付。作为电商平台,拼多多在激发农产品消费方面具备显著优势。过去几年,通过超级农货节、多多丰收馆等活动,以及流量倾斜,打造了一批销售破百万爆款单品,比如丑桔、猕猴桃,以及一批农产品产业带。更重要的是,培养了网友日常在线购买农产品的习惯。

为了确保交付高效,只做供给侧和需求侧的两端的改造是不够的,还要做好仓储、冷链配送等供应链环节,确保农产品交付质量。除了投资布局仓储及冷链,拼多多还发挥 " 拼团 " 的特点,采用 " 产地直采 + 产地直发 " 的方式,降低供应链压力,提高物流运输效率和农产品的流通速度,降低了损耗率。

最近,拼多多发起 " 农云行动 ",推动云南昆明、福建霞浦、山东潍坊和寿光等全国 100 个农产带更快 " 拼上云端 ",打造数字化农产带。

向下扎根农业科技,线上 " 拼上云端 ",拼多多在俯仰之间成长。

「03」

助农需要 " 延迟满足感 "

做公益不难,难的是将其融入公司战略和商业模式,使其成为企业自然而然的动作。拼多多助农,让我们看到了公益与商业的融合,走出了一条可持续的道路:从销售入手,以商业撬动,进而为农业产业链各方参与者创造价值。

在此过程中,拼多多体助农也体现出了延迟满足感。用一句更通俗的话来说是,做正确而难的事。

从时间跨度看,拼多多自创立至今,持续重仓农业,投资农业,花的时间足够长。从空间维度,拼多多对农业的扶持,跨越地域足够广,渗透产业链足够深,如果没有延迟满足感,一家商业企业是做不到这些的。

一是,日益稳固的护城河。在 3C、家电、服装、日化等品类早已电商化之后,农产品的电商化还在高速增长。《2023 中国农产品电商发展报告》显示:2022 年我国农产品电商超额完成《2022 年数字乡村发展工作要点》的目标,特别是超过 " 农产品电商网络零售额突破 4300 亿元 " 的目标,达到 5313.8 亿元。报告认为,2023 年农产品电商将进入中高速发展时期。

目前,拼多多已经是最大的农产品上行阵地,2022 年其农产品交易额占比已达到 16%。农产品上行并行的是工业品下行,新农人不仅是生产者,也是消费者,在服务好他们的同时,拼多多也牢牢占据着县域电商市场的份额。可以预期,从最初,就以农产品销售走出差异化道路的拼多多,将在未来高速发展的农产品电商中获得更大收益。

二是,收获农业现代化的红利。与欧美、日韩相比,中国农产品附加值低、产业化水平低,但从经济发展规律来看,中国农业产业现代化、高附加值的阶段一定会到来。中国工程院院士、国家农业信息化工程技术研究中心首席科学家赵春江曾在 2020 多多农研科技峰会上表示,目前中国的农业数字经济规模是 5778 亿元,预计到 2025 年能够达到 1.26 万亿元。

拼多多 " 农云行动 " 负责人曾总结道,农云行到要解决的三个核心问题是人、品控和品牌,尤其鼓励商家打造自己的农产品品牌。品控和品牌,瞄准的正是农产品产业链高端环节的价值生产和增长。

随着农业产业化时代的到来,一定会奖赏那些为此付出的企业。放眼行业,像拼多多这样在产业化早期持续投入,走通全产业链的企业,为数不多,也可能成为未来最大的受益者。

【结束语】

去年 12 月,拼多多获得 2022 年度联合国粮农组织创新奖。粮农组织总干事屈冬玉表示,拼多多在耕作管理和减排技术方面有很多很好的创新实践,为全球农业可持续发展和全球粮食安全做出了重大贡献。

只有真正爱农业、爱农民,才能数年如一日地投入。在人工智能时代,我们需要仰望星空的企业,也需要脚踏实地扎根泥土的企业。有数据显示,我国数字经济渗透率已达到 36%,但农业只有 8.2%。希望在即将爆发的人工智能时代,农业能迎头赶上。

冷眼旁观 麻辣点评 深入分析

真诚推荐你关注

END

来个 " 分享、点赞、在看 " 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