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搜索 搜索
信息

预计下季度营收同比大跌,Boss直聘赵鹏的冬天来了?-环球热点评

2023-05-26 23:06:51 云掌财经新立场财经

5月24日下午,Boss直聘发布了2023年第一季度的财报。


【资料图】

同一天,Boss直聘也作为主角出乎意料地登上了微博热搜。当然,原因并不是因为广大网友突然操心起了Boss直聘的业绩表现,而是据称因为找工作人的太多,导致Boss直聘PC端网站崩溃了。前两天国家统计局发布数据显示,今年4月我国16-24岁人口调查失业率达到了20.4%,这是自2018年公布此项统计数据以来的最高值。

如此严峻的就业形势,自然会在Boss直聘这类招聘网站的财报中有所体现。

根据财报披露的数据,Boss直聘今年一季度的月活用户规模达到了3970万,比去年同期的2520万增加了57.5%。这个看起来是个相当令人兴奋的数据,却并没有赢得资本市场投资者的青睐:财报发布后的首个交易日,Boss直聘美股大跌超过9%,第二个交易日收盘又跌了8.48%。

投资者不买账的原因很简单。首先是57.5%的这个大增长有大水分,因为Boss直聘从2021年7月5日就开始配合监管部门的网络安全审查,一直到2022年6月29日才获准恢复新用户注册。中间暂停了一整年,现在往回比增速当然就上去了,就像电商平台把尾款堆到双十一当天结算道理一样。

另一个原因是,像Boss直聘这类招聘平台并不是直接从求职者那里挣钱,其主要的营收来源是付费的企业用户。

这从Boss直聘自身的营收结构就能看出来。本季度的12.78亿元人民币营收中,来自企业客户的收入为12.60亿元人民币,而来自求职者的付费增长服务仅有1800万元人民币,后者在整体营收中的占比只有1.4%,基本可以忽略不计。

然而现实是这段时间的经济行情不太好,不然也不会有这么多人失业,所以企业根本没心思招人,更没心思付费招人。财报中跟月活用户规模大幅增长形成鲜明对比的,是本季度总的付费企业用户数量仍然稳定在四百万,跟去年同期比持平。同时,对应的季度营收也增长乏力,同比增速仅有12.3%。

所以你看,逆风的时候不只是求职者难,招聘网站的日子也不好过。

01、净利润靠发笔“横财”

在Boss直聘的这份财报中,跟月活用户规模同样亮眼的,还有这个季度的净利润。

2022年一季度,Boss直聘录得的净利润为3270万元人民币,相较于去年同期1220万元人民币的亏损明显改善。如果进一步考虑经调整的净利润指标,也就是去除掉股权激励费用后,Boss直聘本季的净利润更是达到了2.45亿元人民币,相较于去年同期的1.21亿元人民币大幅增长102.3%。

但对于一家市值600亿港币的企业来说,这个量级的净利润,只能算是在盈亏平衡线上下振荡。更何况如本文后续将要分析的,净利润不但跟月活同样亮眼,也跟月活一样属于表面光鲜。

本季度Boss直聘共取得了12.78亿元人民币的营收,跟去年一季度的11.38亿相比,绝对值仅仅增长了1.4亿。这个数字有多离谱呢?Boss直聘这个季度的销售和营销费用就从去年同期的5.22亿元增长到了6.29亿元,仅这个项目花费就增长了1.07亿。这说明,一季度Boss直聘在市场开支上花钱的效率极低。

如果把其他相关的成本和费用算上,相较于这点营收增长,Boss直聘额外的资源投入肯定更多,回报上算必然是亏钱的。

这也反映到了其他核心财务指标上:经营亏损从去年同期的300万元人民币,大幅增长到了这个季度的7700万元人民币;成本占比则是从去年一季度的15.59%增加到了本季的19.35%,导致毛利率下降了接近四个百分点。

所以Boss直聘这份财报里,管理层在highlights提到的净利润很难说有什么积极意义。因为之所以在毛利率大幅降低,经营亏损也大幅增加的情况下,净利润还能反弹,靠的其实是跟主业无关的投资收益和财务收益。

除此以外,管理层在财报中对第二季度的业绩展望也颇为保守,按照14.3到14.6亿元人民币的预期营收,对应的同比增幅为28.6%到31.3%。但是去年二季度正是疫情管控的高峰期,因此2022年二季度相较于2021年同期营收也已经下降了5%。在这样低的前期基数上,这个营收指引大概很难令市场满意。

当我们在这种业绩表现的背景下,回过头来再看月活数量的大幅增加,会发现这或许是个坏消息:因为互联网行业投资者最讨厌的一个特征,就是空有用户规模却无法兑现充分的商业化潜力。

这种困境当然跟当下的宏观大环境有关,因为招聘网站属于典型的顺周期产业,在显著的不确定性和悲观预期增加时,企业自然不会放出多少新的hc,也就不会为招聘投入多少资源,财报中披露的四百万付费企业数量就是体现。

当然,这也引出了另外一个看待问题的角度。就是当我们在考虑招聘平台的用户规模时,放弃整体的月活指标,而是直接考虑付费的企业用户数量。因为求职者虽然是招聘平台生态的关键组成部分,但实际贡献营收的还是企业。而如果从这个角度看,Boss直聘的问题就不是变现难了,而是已经告别了高增长阶段。

即便考虑近段时间宏观经济的景气程度,这个结论依然是成立的,因为Boss直聘的付费企业用户规模在2021年Q3就已经达到了四百万的水平,最近多个季度一直处于这个指标的临近区间。

对于互联网公司来说,告别高增长阶段的时刻往往也是估值逻辑新旧切换的开始。目前,Boss直聘的相对估值水平仍然很高,这意味着未来一段时期公司股价可能将持续承压。

以2022全年业绩表现为例,Boss直聘的营收为45亿元人民币,净利润1.07亿,经调整净利润为7.99亿。而另一个招聘网站猎聘的年营收为26亿元人民币,净利润0.9亿,经调整净利润为1.9亿。

而从最新的市值看,Boss直聘为600亿港币,猎聘则仅为45亿港币,Boss直聘的估值明显更加具有“成长性溢价”。(注:两家公司都在世界杯期间大幅增加了一次性营销投入,这对净利润产生了影响,如果把这部分因素考虑进来,前者的“成长性溢价”应该会更高。)

02、蓝领的钱不太好挣

对于上面提到的大环境因素,Boss直聘能做的显然有限,只能够期盼宏观经济的景气度能尽快回升,让广大的企业雇主在有了更多的确定性后愿意扩张生产投钱招人。不过对于如何改善营收,平台倒是有尽人事的能力,赵鹏的选择是向更广阔的蓝领招聘市场进军。

天风证券曾经出过一份研报,其中提到我国大约有两亿白领,这群人平均每24个月换一次工作,每次耗时大概两个月;而蓝领的数量为四亿,每年对应的跳槽次数为4到5次,每次切换工作摩擦周期需要耗时两周。

然后分析师从上述数据推算,在线招聘的MAU天花板是1.1亿。跟这个数字结合看,如果能在蓝领招聘市场打开缺口,Boss直聘当前四千万的日活应该还有较大的上涨空间。

在去年的招股书中,Boss直聘也提及了蓝领用户将成为一股重要的增长力量,公司专门针对蓝领招聘市场的招聘模式设计了入驻流传和相应功能,并宣称“我们的商业模式已被证实对蓝领招聘有效”。同时在24号当天的会上,管理层也提及本季度用户规模的增长受益于蓝领招聘和低线城市的业务扩张。

但一个重要的问题是,Boss直聘的平台商业模式跟蓝领招聘的契合度有多高?

根据上述天风证券的研报,我们可以粗略推断:蓝领就业者换工作的频率可以达到白领就业人员的十倍。这部分群体切换工作的频率如此之高,其实说明蓝领跳槽的难度很低,雇主雇佣新的替代工人也相对容易,这就意味着单次跳槽的内在经济价值较低。

这是蓝领招聘模式跟白领招聘模式的最大区别。明白了这点过后,我们再来看这种特性跟Boss直聘这个平台的契合程度。

跟其他很多招聘平台不同,Boss直聘主打的模式是按照功能使用次数收费。企业雇主作为最大的营收贡献群体,在平台上选择某项套餐过后,在一定期限内打招呼或者直聊求职者的次数是有限制的,超过额度就需要持续付费,多数增值道具也有次数限制。

这样一种商业模式的确极大地挖掘了现有企业雇主的付费潜力,但却很难说适合高价格敏感系数的蓝领客户群体。如果按照蓝领就业者和白领就业者跳槽的相对频率计算,那蓝领客户群体使用同一功能的单价应该是白领客户的十分之一。如果再进一步考虑到蓝领客户价格敏感系数更高,那对应的单价还应该更低。

但对于平台来说,同一功能所需要消耗的基础设施成本和运营开支并不会有明显区别。同时,平台还需要针对性地在系统匹配和产品设计等方面进行改造,所有这些措施都需要更多的成本投入。因此,在这种背景下,如何保证平台仍然可以有合理水平的回报是个难题。

实际上,到目前为止,包括Boss直聘在内的主流招聘平台都没能在蓝领招聘领域站稳脚跟。很少有纯蓝领工作者会花时间在招聘平台上准备简历,蓝领招聘仍然以传统人力资源渠道或者熟人引介的方式进行。

虽然随着互联网在日常生活中的渗透不断加深,这个领域的线上化转型也在发生,不过这个过程最近的推动力量并不是招聘平台,而是短视频APP,最典型的例子是某手。根据其一季度的财报披露,快聘的日均简历投递次数同比增长超300%,日简历投递量峰值已超500,000份。2022年,围绕招聘就业,某手全年更是进行了超过500万场直播。

相较于传统的图文模式,短视频和直播有着显著的传播优势,既能直观地介绍工作内容、薪资待遇和工作环境等方面的情况,也能够通过即时互动来减少信息差。新一代蓝领已经习惯于线上生活,加上某手社区中“老铁”文化浓厚,主播与用户的连接更为紧密,短视频社区可能成为接棒蓝领招聘的主阵地。

03、写在最后

赵鹏在2014年创办Boss直聘的时候,正值移动互联网浪潮的兴起,通过创造性地提出“直聊”模式,Boss直聘如今已成为国内最大的招聘平台。到目前为止的绝大部分时间里,投资者都把Boss直聘看作有比同行更先进的商业模式,因而也获得了成长性溢价。

但从最近的业绩表现看,Boss在多个指标上正在发生由成长到成熟的转变。当外界以成熟的标准审视这个投资标的时,乏力的营收和惨淡的净利大概都不足以支撑起高昂的估值。

除了寄希望于经济基本面的尽快复苏,赵鹏当下瞄准的唯一突围方向是蓝领招聘市场,但这条路Boss可能走不上道,更谈不上赚到钱。

*题图及文中配图来源于网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