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搜索 搜索
信息

热资讯!文艺蝗虫,祸害完国家级非遗相声,又要糟蹋世界级非遗京剧

2023-04-13 21:58:04 我就是个码字的

“听说王会计家买马上人家卖车套,听说四楞子买摩托上人家卖安全帽,听说张三嫂睡不着觉上人家卖安眠药”—小品《卖拐》


【资料图】

听说有些人的“锅剧”在京剧界被群嘲,马上就来了一个小孩掏出三件宝,轰轰烈烈的“京剧老人托孤”被顶在热搜上狂炒。

饭圈有句话说对了,“京剧老人托孤”这件事的真假重要吗?

对于有些人来说,这件事的真假其实无所谓,但只要这件事带着“京剧”两个字上了热搜,那对于他们来说,启动下一步工作的开关也就打开了。

在笔者看来,这是有些人祸害完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相声之后,又去糟蹋世界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京剧的标志性序幕。

一、相声被祸害

网络上有个流行观点,有些人带火了相声。

这话当然有道理,相声行业也认可,但是,这个观点还要分两面看。

首先,火的主要是有些人,相声行业没火。

其次,有些人火的同时也带来了诸多弊端和问题。

网络上曾报道过一件事,某个花海被炒作火了,呼呼啦啦来了一大帮人参观拍照露营玩耍,等人流散去,花海全被踩倒,所谓景区也变成了荒地。

像这种破坏生态环境的“火”不仅没有持续性,反而对生态具有强大的破坏性。

1、抹黑相声行业

有些人大肆渲染“相声快死了”,烘托有些人“拯救相声”的人设。

事实上,相声行业近二十年涌现出的实力派相声演员如郭德纲、于谦、苗阜、王声、高晓攀、尤宪超、何云伟、曹云金、高峰、李根、陈印泉、侯振鹏、金霏、陈曦等一大批人都是在2006年以前就投身相声行业的。

更何况,广播说唱团、铁路文工团、全总文工团、煤矿文工团、北京曲艺团、天津曲艺团等全国各地相声团队建制完整,天津相声茶馆如火如荼,即使没有有些人,相声依然不会死。

2、破坏行业团结

为了方便炒作流量和树立“受迫害”人设,有些人将相声行业刻意划分为“主流和非主流”,更是经常将各种“受打压”和所谓“明枪暗箭”挂在嘴上,通过造谣等方式树立假想敌,引导其饭圈和粉丝进行网暴和攻击,严重破坏了行业团结。

3、带偏相声审美

有些人在台上把相声搞成了四不像“不像相声、不像脱口秀、不像二人转、不像小品”,饭圈在台下将相声舞台上的骂街表演和醉酒事故吹捧成“经典”,直接造成了一种奇葩景象:正经的相声被攻击,不正经的相声被追捧。

4、矮化相声艺术

有些人不仅在相声舞台上大肆表演“屎尿屁”、“荤段子”和“骚浪贱”等三俗内容,还将三俗相声标榜为还原相声本质,向观众强行灌输“相声就是图一乐”等矮化相声艺术的思想和理论。

经过有些人十几年的经营,相声行业的话题和流量虽然有所增加,但相声行业的健康发展受到影响,更严重的是,部分观众对相声的审美被带偏,相声艺术被整体上抹黑和矮化,到最后,受到严重伤害的是整个相声行业的生态。

二、京剧也危险

在所谓“京剧老人托孤”事件之前,有些人虽然搞了不少京剧商演,但由于其主要受众群体均为其相声饭圈和粉丝,再加上其演出内容有不少冷门或小众剧目,因此有些人和京剧界基本上也算井水不犯河水相安无事。

但是,在“京剧老人托孤”事件发生之后,有些人的饭圈开始利用此事件进行炒作,而且炒作手法和相声行业之前发生的事情非常相似。

1、抹黑京剧行业

饭圈大肆渲染“京剧快死了”,吹捧有些人“拯救京剧”, 不信你看,连“京剧老人”都选择托孤给有些人。

事实上,京剧和国内大多数行业也没有本质区别,整个行业结构呈现金字塔形态,以张火丁、李胜素、史依弘、王珮瑜等知名演员为代表的头部明星占据了相当大的市场,那些生存在金字塔中下部的演员和剧团出现生存困难也属于正常现象。

以互联网行业为例,全国有那么多IT公司,但大部分利润和营收都被头部几家互联网大厂拿走了,在互联网行业金字塔的中下层,同样存在很多生存困难、濒临倒闭甚至已经破产的小公司,那你能说“互联网行业快死了”吗?

2、炒作行业对立

有些人利用“京剧老人托孤”事件将京剧市场进行人为划分“戏曲专业和非戏曲专业”、“坐科和非坐科”、“专业和跨界”、“体制内和体制外”,其用意和在相声行业的所作所为几乎没有什么区别,制造对立,渲染矛盾,打造“受迫害”人设。

和相声行业几乎一样,有些人在京剧行业也制造了一个假想敌王珮瑜,有些人的饭圈利用“京剧老人托孤”事件在有些人的煽动下对王珮瑜展开疯狂谩骂,甚至上升到了人身攻击。

3、带偏京剧审美

有些饭圈不懂得欣赏京剧,于是在有些人的引导下,这些人对京剧的审美主要集中在“高腔大嗓”和“卖力气”上。

更有甚者,有些人的饭圈就像吹捧相声舞台上醉酒表演一样,将戏曲舞台事故“笑场”也追捧为经典。

4、矮化京剧艺术

有些人在宣传“京剧老人托孤”时,公然喊出了类似“京剧就是图一乐”的观点,直接将矮化相声艺术的“图一乐”改编到京剧行业。

从“京剧老人托孤”事件发生后的种种怪事看,如果放任有些人和其饭圈继续胡闹,京剧行业甚至整个戏曲界都有像相声行业那样生态遭到破坏的事情发生,到最后弄不好京剧行业也会被有些人和其饭圈搞成一地鸡毛。

三、文艺蝗虫

为什么有些人明明属于相声行业,却要将业务范围大规模扩张到京剧行业?

一方面,相声行业已经出现饱和状态,竞争已经进入红海,发展空间不大。

另一方面,有些人自身创作能力有限,在相声行业的发展已经日薄西山走下坡路,看不到进一步发展的希望。

还有一个关键因素,之前相声大会“幽灵场”现象已经充分说明,即使是饭圈也开始自发抵制“割韭菜”行为,不愿意再为高价票买单,一句话,有些人割相声韭菜也已经割不动了。

所以,有些人在尝试过电影、电视剧、综艺和话剧之后,选择了京剧行业作为下一个割韭菜的地界。

可能有些网友会疑惑,为什么有些人不选择和他们相声业态更接近的脱口秀行业割韭菜?毕竟脱口秀比京剧火得多,而且表演形式和内容和相声更接近。

其实也很简单,一方面是因为主流脱口秀已经被打造成颇具人文气息的舞台,对演员的文化水平和作品水准要求较高,屎尿屁、荤段子和骚浪贱这种内容只能存在于脱口秀的犄角旮旯,没法做大。

另一方面,脱口秀行业没有体制内团体也没有艺术家,甚至连脱口秀协会都没有,没法炒作“体制内和体制外”、“主流和非主流”,更没法打造“受李诞、李雪琴们迫害”这种人设。

很不幸,京剧行业的状态和相声行业相似,于是有些人就将相声行业发生过的事情直接复制粘贴到京剧行业,疯狂炒作背后是疯狂割韭菜,最后等到韭菜割不动的时候,京剧行业的生态也被破坏差不多了。

这种对文艺界一个领域接着一个领域进行破坏性开发和破坏性收割的人,笔者称之为“文艺蝗虫”,如果不加以重视,也许他们还会进一步发展到其他艺术领域,带来更大的破坏作用。

相声是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京剧是世界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非遗需要传承,这个传承应该是有序健康的,而不能是无序破坏的。

对于非遗项目来说,我们当然希望都能够“火”起来,但这种“火”应该是按照艺术规律健康发展的“火”,而不是破坏艺术规律和破坏行业生态的虚火。

如果有些人能够尊重艺术规律和行业生态,我们可以称之为文艺鲶鱼。

如果有些人为了一己私利破坏艺术规律和行业生态,我们只能称之为文艺蝗虫。

对于文艺鲶鱼,我们应该欢迎,对于文艺蝗虫,我们应该抵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