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款口服短效男用按需避孕药即将面世?为时尚早
“首款男用按需口服避孕药或将面世”的说法太超前了,八字连一点都还没有,别说一撇了。
这则资讯来自《自然通讯》杂志2023年2月14日发表的一篇动物实验论文,从新药开发的流程看,这仅仅处在“概念验证”的动物实验阶段,
所谓“男用按需避孕药”仅仅是供动物实验使用的一种代号为TDI-11861的“工具化合物”,距离可上市的“男用按需避孕药”差的不仅仅是十万八千里的距离,更是存在在人体是否有用,和能否开发成功的巨大不确定性。
【资料图】
不过,从发表的动物实验结果看,这的确是一种有前景的潜在男用按需避孕药。
开发这种潜在药物的基本逻辑,或者生物学机制是:
哺乳动物形态成熟精子会暂时以休眠状态储存在附睾尾部,精子之所以处在休眠状态,是因为内环境很低的碳酸氢盐浓度。射精时,混合精液的碳酸氢盐极大提高,激活碳酸氢盐依赖的可溶性腺苷酸环化酶(sAC)活性,升高环磷酸腺苷(cAMP)浓度。环磷酸腺苷这种sAC依赖性增加是激活精子活力的驱动信号,是精子获得受精能力的先决条件。
以前的研究显示,经过生物工程技术敲除sAC基因的雄性小鼠会出现特异性不育。
另外,在人类,sAC基因突变也会造成身体健康的男性不育,是男性不育的一种原因。
因此,研究者设想, 可溶性腺苷酸环化酶抑制剂有可能是一种潜在的男用避孕药。
抑制可溶性腺苷酸环化酶为什么就可以造成男性不育呢?
我们知道,射精时精子只能被射入女性阴道,而受精却通常发生在输卵管内,特别是输卵管壶腹部位。
成熟的卵子是一个类圆形的细胞,本身并没有运动能力。
排卵时,卵巢卵泡破裂,卵子“掉进”腹腔内,它之所有能进入输卵管,是由具有“抓取”功能的输卵管远端的输卵管伞像手一样将卵子捉住送入输卵管的。
而此时,位于输卵管内的卵子与位于阴道内的精子还远隔包括子宫颈、子宫腔和输卵管近端的千山万水的重重阻隔。
精子想要跟卵子手牵手,然后拥抱并融合在一起完成受精,只能依靠具有游泳能力的精子“逆流”而上游到卵子身边。
如上所述,如果可溶性腺苷酸环化酶没有活性,或者活性被抑制,就不能升高环磷酸腺苷的浓度,精子就不能受到“起跑”的信号,而不会游泳能力,自然不能受精,就会发生不育。
为了验证这种男用避孕药概念,研究人员使用小鼠进行了动物实验。
在给雄性小鼠用药(胃管鼻饲或腹腔注射)后,部分小鼠被在不同时间处死,切开睾丸附睾,获得射精前的精子样本。
另一些用药后的雄性小鼠与雌性小鼠关在一起,允许它们自由交配,然后在不同时间处死雌性小鼠,从子宫内获取射精后的精子样本。
使用这些样本,对腺苷酸环化酶抑制剂对精子活力的影响进行评估。
结果发现,用药半小时后,精子就会失去活力,失去受精能力。而2.5小时后,这种抑制剂就逐渐消失,精子重新获得了受精能力。
也就是说,用药后30分钟就能发挥避孕效力,这种作用可以持续2.5小时,到距离用药后3小时,受孕能力就重新恢复。
为了验证这种化合物“即插即用的短效性,允许用药后24小时的雄性小鼠与雌性小鼠交配,结果完全可以正常受孕。
从动物实验的结果看,如果能证明这种化合物在人体同样有效,那么它的确具有开发成男用按需避孕药的潜力。
但是,从概念验证的动物实验到药物上市,不仅需要漫长的时间,还存在巨大的不确定性。因此,现在宣称“首款男用按需口服避孕药或将面世”为时尚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