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料图)
|
对白鹅养殖产业的这份热爱,让他把鹅当成了宝贝,精心饲养。 |
在辉南县庆阳镇,有一位九零后小伙,他放弃了大城市的繁华生活和年薪10多万的薪资条件,毅然选择回乡创业,投身养鹅事业中,闯出一条致富新路。经过3年的奋斗,他创建的牛铭养殖场,成为辉南县及周边最大的白鹅养殖基地。1995年出生的牛铭毕业于吉林省畜牧业学校畜牧兽医专业,毕业后通过招聘来到位于江苏盐城中粮集团旗下的一个养殖企业当技术员。经过不懈努力,他的技术能力得到了领导的认可,每月的工资也达到了万元以上。2020年春节期间因为疫情,他所在的养殖场暂时停产,没有事情做,他每天就用手机,在网上查看各地的养殖经验和技术,他认为养大鹅是东北地区比较好的一个产业项目,在辉南县更是缺少养鹅产业,而且家乡具有发展养殖大鹅的良好环境。他十分看好养鹅产业,就认真学起了养鹅技术,也萌生了回乡搞养殖产业的想法。当样的想法刚一提出来,第一个反对的就是父母亲。“一个年轻人,放着好好的工作不干回家养鹅,太没出息了,在咱这干啥一年能挣这些钱啊,不务正业。”但这并没有改变他的想法,老实巴交的父亲知道拗不过儿子,也坦然接受了,只对儿子说了一句:“既然决定了,就好好干吧!”“我第一次接触到养大鹅是在网上,在看抖音快手时,发现了养鹅产业的前景。鹅的抗逆性强,对饲料和设施条件要求不高,对环境有很强的适应性,抗病力强,而且成本低,周期短,见效快,是一个好产业。”牛铭回忆道。2020年5月,他联系到了鹅雏的供应商,又承包了集体的林地,修建了养殖场房,注册了牛铭养殖场。创业,说起来容易,做起来难。他用这几年打工积攒下来的钱,又通过贷款,购进了第一批3000只鹅雏。正是他对白鹅养殖产业的这份热爱,让他把鹅当成了宝贝,精心饲养。为节省资金,他没有雇人,在养殖的大棚外搭起床铺,与鹅同吃同住,亲自投料饲喂、定期消毒、清扫圈舍、打扫环境卫生、定期开展防疫。看着鹅雏健康茁壮地成长,他对未来充满了信心,但残酷的现实给他泼了一盆冷水,当第一批鹅可以出售时,由于在特殊情况下市场需求量下降,价格低迷,第一批鹅就亏损四万多元。“一个好不容易从庄稼地里走出去,在城里有了稳定的工作和不错收入的年轻人,竟然回农村养鹅创业,在公司好不容易熬到了今天,说不干就不干了。”村里人都认为牛铭这孩子不务正业,没事找事,对于他的创业,大家都不看好,对这个产业,也都持怀疑态度。牛铭没有受影响,没有放弃,重新选择市场出路,商品鹅销售不好就养殖种鹅,但种鹅养殖的周期比商品鹅长,便意味着风险更大。当种鹅开始产蛋时牛铭的脸上挂满了笑容,种蛋卖给孵化公司,种鹅淘汰后当做商品鹅再进行销售,一系列操作下来盈利了4万多元,这更加坚定了他继续走下去的信心。“这批鹅是5000只,70天左右就能出栏,将全部作为商品鹅销售,之后再引入下一批作为种鹅越冬养殖,明年3月份开始产蛋,销售种蛋,5月份淘汰,再引进下一批商品鹅,基本上是两年一个养殖循环周期。这一个周期下来,每只鹅可产生30元到280元的利润,效益还是不错的。”牛铭不断总结着经验。经过两年多的辛勤付出和摸索,他已经熟练掌握了白鹅养殖的技术,目前养殖场有两栋养殖大棚,场地有8000多平方米,年出栏近万只白鹅。搞养殖产业虽然辛苦,但牛铭感到特别满足,对未来也充满了信心。谈及对产业发展的想法,牛铭说:“年轻人就应该闯一闯,趁着年轻,自己干点事业,带动家乡父老乡亲挣钱致富。”牛铭也确实是这样做的,附近有3户农民受他的影响,开始规模化发展养鹅产业,每次来人学习养鹅技术时,他都毫无保留地教给他们。“我一路走来就已经很艰难了,吃了很多苦,能帮他们我尽量帮,让他们少走弯路,把产业发展好,带动更多的乡亲一起致富”。郑宝春吴玉玲图/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