降降降!有人捧着几十万来上海排队跨城存钱…这样操作赚更多?
这几年
银行的存款利率持续走低
最近,又有3家股份银行
【资料图】
相继下调了存款利率
至此,国有行、股份行
均完成了对存款利率的下调
(点击标题回顾详情↓↓↓)
以浙商银行为例,活期存款利率下调10个基点至0.25%;3个月定存整存整取下调了13个基点至1.30%;半年期定存下调14个基点至1.55%;一年期、两年期、3年期定存均下调10个基点至1.85%、2.40%、2.90%;5年期定存下调了30个基点至2.95%,即——100万元存5年,利息相比以前少了1.5万元。
事实上,早在2022年4月和9月,存款利率就出现过两次下调,第一轮是大行先动起来,然后又有中小银行跟进。
但并非所有的中小银行都会选择跟进,因为中小银行的竞争压力更大,如果存款利息稍微降低一点,他们揽收储蓄的压力也就更大了。
去年以来的这波降息,中小银行还在持续跟进中,下调以后,全国商业银行的5年期定期整存整取利率都不超过3%,而中小银行不超过4%。
存款的安全性、稳定性
是它最吸引人的地方
而在利率持续下行的时代
哪家银行的存款利率
相对高出那么"一丢丢"
资金就会流过去
年轻人跨城去存钱50万多赚6000元
最近,就有细心的储户发现
同一家银行在不同城市的存款利率
居然有着不小的差别
比如某商业银行
在江苏销售的1年期
以及2年期的存款产品
普遍比在上海售卖的同类产品利率
要低15个基点
而最热门的三年期产品
差距就更夸张了
整整是相差了40个基点
也就是说,储户拿着10万元
在江苏的该银行存三年
就要比在上海的该银行存三年
少拿1200元利息
10万元三年存下来,要少1200,那么20万就是2400,50万的话就要差6000了,差得还真不少!
因此,在网络社交平台上
就有一些人分享了
自己为了争取到更好的利率
跨城存款的经历
苏州姑娘小许经过电话咨询和比较,发现上海某城商银行不仅三年期的存款利率高达3.5%,还额外赠送礼品和银行积分,而在当地,三年期定期存款的利率仅为3.1%。
4月底,小许和闺蜜两人早上6点多就从家中出发,乘坐高铁、地铁、公交,两人在9点半到达银行门口。
一到网点,小许被眼前望不到头的队伍震惊了,她数了数,大概有50人在排队。其中,有和她一样趁着周末从外地赶来的年轻人。
所幸,在等待半小时后就轮到小许办理,她购买了最划算的三年定期存款。“到期后,我可以直接凭存单和密码在家附近的网点取钱”。
有网友专门分享了功课——
上海各银行定期大额存单利率如下
网友评论:存款“特种兵”来了?
那么,沪上某些银行的存款利率
真有这么吸引人吗?
那些相对高利率、
低起存点的产品
大家到底能不能买得到呢?
坊记特地展开实地调查
今天(5月9日)中午,坊记路过“江苏银行”黄浦支行时看到,大厅内排队等候办理存款业务的市民并非向此前网传中所说的那样夸张。
见坊记在定期利率表前驻足,银行工作人员便上前介绍称,目前“江苏银行”的三年定存利率与它行相比优势较大,可以达到3.5%,而且起存点只要1万元。
江苏银行黄浦支行工作人员:
基本上是(银行里)最高的了,肯定(比江苏本地)要高,我们是江苏银行,而所有的江苏(地区)都没有我们这边高,江苏(本地)三年期只有3.1%,3年的我们这边3.5%。
坊记:为啥有这个(差异)?
江苏银行黄浦支行工作人员:因为是在上海特批的,最近许多人来存款,你看现在没人,等一会儿就多了。
工作人员介绍,该银行的存款业务在线上、线下皆可办理,最近之所以会有一些外省市客户跨城来沪办理存款,是由于三年3.5%的利率仅针对在上海地区开卡的客户,这就需要本人到柜面来办理开卡业务。
随后,坊记又来到位于新闸路上的“南京银行”静安支行。
坊记了解到,就在上周,在该行还能买到一万元起存、三年3.5%的存款产品,而就在这两天,同款产品的起存点就跳升到了三十万。
▲ 南京银行此前个人定期存款利率图示
南京银行静安支行工作人员:
我们定期算高的,不过从昨天周一开始降了;上周,我们还是1万钱起存是3.5%,而且我们30万以上3.5%还是争取保留下来的,不能保证它能维持多长时间, 它是上周五突然下调,周一就降了,我们也猝不及防。
由此可见,跨城存款确有此事
至于为何不同城市之间的
存款产品利率有差别
可能与银行的各类支出、成本、
甚至是同城、同行业的
竞争等有关系,应该理性看待
从坊记的走访也不难了解到
在一些中小银行之间
吸收储蓄的竞争仍较激烈
而要持续提供起存点低、
利率又高的存款产品
实际就是在不断压缩
银行的盈利空间
此类产品是不太可能长期销售的
因为对银行方面来说
划不来、也支撑不下去
坊友们最近有没有
关注存款利率的消息?
大家有没有赶上这波利好?
欢迎留言区分享~
高颜值硬盘组
FM970编辑整理
图文来源:新闻坊、潮新闻·钱江晚报、网友评论
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及时联系我们
编辑整理:丹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