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赛事+城市”科技元素点亮智慧大运
(资料图)
发布会上,成都市科学技术局党组成员、副局长张翼介绍,“借助大运会的应用场景,围绕场馆建设、赛事保障、数字观赛、智慧生活、绿色出行、智慧生活等方面,科技元素正全面融入成都大运会。”
在场馆建设方面,完成绿色建筑、低碳节能、智慧运营等创新技术,让赛事运行更低碳环保。在赛事保障方面,通过同城“双活”云计算中心、赛事基础信息网络系统、医疗卫生保障信息平台等领域实施新技术。实现智慧交通、指挥调度、智慧安防、气象监测、智慧检测等平稳运行,让赛事举办更安全。在数字观赛方面,实施赛事发布、8K超高清、5G赛事直播等技术和产品。提升赛事播报转播、现场导览效果,让观赛体验更丰富。
值得一提的是,今年来,成都市科学技术局与执委会城市工作服务部等加强对科技赋能工作的统筹协调、协同推进,更新了《科技赋能大运行动方案(2023版)》,实施大运科技专项,完善和细化“一馆一表”内容,在推进“赛事侧”科技赋能项目的同时,发掘新技术新产品在“城市侧”的应用,促进城市营城兴业惠民。科技赋能大运得到众多科技企业的热烈响应和强烈支持,精彩纷呈的高水平科技成果纷纷涌现。
据介绍,目前,已有16家企业的科技产品、技术通过了大运执委会相关工作部认可,成为大运赞助商、供应商。在智慧生活、绿色出行、训练辅助等方面为大运客群提供可知、可感、可视的科技体验。
在智慧生活方面,以“人”的逻辑,围绕赛事生活的衣食住行,配备智慧翻译、智能厕所、智能机器人、智慧蚊虫诱扑机等产品,与大运村有机融入,让服务更贴心。加载“大运通”APP的“掌上大运”智能终端,为各代表团提供VR导览、预约、餐饮、交通、天气等服务。“蓉宝”机器人在部分场馆提供引导、应急等服务;自动双臂拉花咖啡机器人安置在大运村媒体中心,每分钟制作飘香咖啡一杯……
在绿色出行方面,应用大运会智慧交通系统,打造智慧、精准、高效的综合交通服务;采用全新电池技术,在市区推广纯电动汽车,助力绿色大运;在成都地铁9号线实施无人驾驶地铁示范;在新川科技园,实施无人驾驶应用示范,实现园区内人员接驳。
在辅助训练方面,AI数字运动一体机、智能按摩仪、乒乓球机器人等集智能化、趣味性于一身,让训练和康复更加科学有效。
此外,成都还在食品安全、金融服务、城市氛围营造、环境治理、卫星服务、文旅服务等领域组织实施十余项独具特色的“体育+”科技成果示范,“大运村厨余垃圾就地无害化处理利用技术研究及应用示范”“公园城市建设特色花卉植物选育研究及应用示范”等项目的落地应用,为提升公园城市能级水平,服务城市智慧发展,发挥了应有作用。
成都日报锦观新闻 记者 黄雪松 摄影 胡澜馨 责任编辑 何齐铁 实习编辑 王淇